团学资讯
首页 > 团学资讯 > 正文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丨用心“青听”每一个声音,用爱呵护每一颗“星星”

青听三下乡实践队于7月7日上午在见面会之后开展首堂特色课程为科学实验课,队员为学生播放展示近十年来中国的先进科技成果,随即为学生演示并指导其进行“彩虹雨”、“鸡蛋撞地球”两项奇妙的科学实验,通过讲解其中物理化学原理知识,让翁源县江尾中心小学学生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并激发其科学兴趣,理论知识收获颇丰。

 

为进一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我们开展了《泼墨造物,笔下生花》书法课。老师通过播放视频且亲身示范,有效开展书法课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姿、握笔,培养学生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在师生的共同合作下,还完成了“摆字航拍”活动,一起摆出我们的队名“青听”。在航拍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间的集体合作意识,而且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为了贯彻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方针,青听三下乡实践队于7月8日上午开展特色运动会活动。通过三类益智团队类体育项目,提升了学生的记忆水平、团队意识及身体素质。

为了传播我国优秀非遗传统文化,感受“匠心精神”,青听三下乡实践队于7月8日下午开展特色手工课程,介绍展示中国非遗手工“走马灯”制造技术,让学生们走进非遗,了解非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文化自信。同时为响应保护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决策。“青听”三下乡实践队开展把“春天”装进瓶子里的特色活动,在课程中,学生写下对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思想收获颇丰。

为加强青少年对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的教育,青听三下乡实践队于7月9日上午开展了《绘红色文化于行,记红色文化于心》红色教育课堂及《国家》的手语操课程,由“青听”成员里的退役军人开展军旅生活分享,将红色火种播撒在学生心中,用红色故事触动学生心灵。手语操“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所传递出的爱国之情在每位同学的心中扎根,唤起同学们的家国情怀及民族使命感。

为寻找红色记忆,领略祖国大好河山,青听实践队的老师们于下午开展特色旅游课堂,以虚拟场景再现的形式带领同学们分别领略北京、长沙、广州以及家乡的美景及风俗文化,开阔眼界,感受家国江山之美,领略新时代下华夏民族得天独厚的山色风光。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特殊障碍儿童个体的差异性,树立“平等、友善”的价值观,青听实践队于7月10日上午通过播放励志视频、开展《盲人摸象》的游戏互动让学生们领悟特殊儿童的不易,培养其坚韧不屈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

青听实践队于7月10日下午以毛线画、色彩碰撞等形式开展一节生动的美术课堂,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情绪,教会学生做情绪的主人,同时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寓教于乐,留住童趣,乐观成长。

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为增强学生的自我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青听社会实践队于7月11日上午开展了安全教育课,本次课程从防范校园欺凌、防溺水以及警惕网络诈骗三个方面,为学生科普安全知识以及防范措施、解决方法。

7月11日下午,青听实践队开展了主题为“以物换物”的跳蚤市场,鼓励学生以闲置物品与他人交换,在交换过程中获得快乐,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传递勤俭朴素的生活作风,有助于校园文明建设以及倡导节约型社会,同时培养同学们不浪费物品、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助力建设节约型社会。

 

青听社会实践队于7月12日前往江尾镇松岗村进行调研。在走访十户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发现有四户留守儿童的母亲患有智力或精神残疾,一户父亲肢体残疾,其余大都是父母外出务工或父母离异的家庭。在走访调研中发现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数人保持有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在与孩子们交流中也暴露出有些留守儿童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因此长期缺少亲情陪伴和完整的家庭教育,一些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出现了问题,出现了一些消极的情绪。

为切实关爱留守儿童以及特殊儿童,了解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等情况,青听社会实践队于7月13号对坝仔镇辉星村的十户留守儿童及特殊儿童进行走访,其中有一位特殊儿童是有智力障碍的问题,并且是被现父母收留。我们与孩子们进行心灵的对话,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在交流过程中我们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父母的陪伴,老一辈有消极的学习观。

 

(图文来源/广州华商学院“青听”队)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湖街华商路一号

邮箱:tw@gdhsc.edu.cn   官网:tw.gdhsc.edu.cn

版权所有  共青团广州华商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