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资讯
首页 > 团学资讯 > 正文

华商青年“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项目“芜尽其用”斩获省级二等奖!

“芜尽其用”项目斩获省级二等奖

6月19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人工智能+”竞赛在广东工业大学圆满落幕。本次大赛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学生联合会主办,广东工业大学承办,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吸引了全省多所高校青年团队踊跃参赛。广州华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代表队,由王怡时老师带领学生梁健桥、孙晶、莫诗婷、邓曙等同学凭借自主研发项目“芜尽其用”农业服务管理平台,荣获省级二等奖,充分展现了华商学院学子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服务乡村的责任担当。

团队组成

“芜尽其用”一YOLOv9驱动的农田智能识别与除草系统

指导老师:王怡时、吴诗雨、杨波

团队成员:翁佳、孙晶、张思媛、梁展鸿、邓紫殷、周浩德、张琳、莫诗婷、张小莉、邓曙、梁剑桥、江海峰、马金鸽、李乾宇、彭怡美

聚焦科技赋能,“人工智能+农业”亮出硬核方案   

本次竞赛紧扣广东“百千万工程”十大服务领域,聚焦“人工智能+农业”“人工智能+基层治理”等实践方向,鼓励青年学子以科技创新驱动乡村振兴。人工智能学院参赛团队以“智慧农业+数字乡村”为项目定位,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精准管理系统。项目融合了无人机作物巡检、大数据长势分析、智能灌溉控制与AI识别等关键技术,旨在通过科技手段帮助农户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增产,探索数字农业落地的新路径。



实践成果亮相,“技术+场景”融合应用广获好评

在竞赛成果展环节,华商学院团队以图文结合、系统演示的形式,向现场评审专家全景式展示了项目成果。团队不仅介绍了系统的技术架构与算法原理,还分享了项目在梅州市梅县区的试点数据与实际应用反馈,受到与会专家肯定。项目突出的“技术落地率”“系统可迁移性”及“运营可持续性”成为一大亮点。


青春担当赋能乡村科技强农落地生根

本次竞赛不仅是一次创新技术的比拼,更是一次集广大青年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备赛期间,华商团队多次深入乡村一线实地调研,与村干部、农户开展面对面访谈,深度挖掘农业实际痛点,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技术方案,实现了从“纸面设计”到“落地试点”的跨越。

“这次比赛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项目能力,更让他们明白,技术要服务民生、服务发展。”指导老师表示,“我们的学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什么是‘科技兴农’,也走出了一条从课堂走向田间地头的创新实践路径。”

聚焦科技赋能,“人工智能+农业”亮出硬核方案

广州华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始终坚持“以用促学、以学促创”的育人理念,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乡村治理、农业管理、基层服务等社会关键领域,努力打造“人工智能+社会实践”的特色育人品牌。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肯定,更是“百千万工程”背景下高校服务地方、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重要缩影。

未来,人工智能学院将持续推动专业实践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打造更多具有社会温度、科技硬度和青年深度的标志性项目,为广东“百千万工程”贡献更多“华商方案”“华商样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湖街华商路一号

邮箱:tw@gdhsc.edu.cn   官网:tw.gdhsc.edu.cn

版权所有  共青团广州华商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