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首页 > 基层团讯 > 正文

文远大讲堂系列讲座七

为探求中国诗歌的生命精神、哲学智慧,探讨诗歌魅力,20201215日下午15点,由文学院学生会学习部举办的以“何为一首好诗?”为主题的文学院文远大讲堂系列讲座之七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展开。

IMG_1024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广东开放大学当代诗歌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的黄礼孩教授。莅临本次讲堂的嘉宾还有:文学院副院长李保民教授、蒋家国教授,文学院何顺发老师、马少宇老师、于丹丹老师、林宋瑜老师、黄厚斌老师。

黄礼孩老师

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李保民教授主持,他为大家介绍本次讲座的主讲人黄礼孩老师。而后,黄礼孩教授正式开始演讲。他表示很荣幸能来到华商。他从“诗歌是什么?“切入,向同学们展示他的随笔摘抄,用感性的语言阐述他的看法。

主持人李保民老师

黄礼孩教授认为:第一,“思维”和“偏离”很重要,诗歌要偏离日常,思维的活跃可使自己的想象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同时偏离也能启发读者思维的活跃。第二,诗是另起一行,承上启下、起承转合,带来新的审美;诗提供线索而不是答案,诗歌不仅仅只有一个空间,作者通过留白等方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引发读者思索;诗是自我的踪迹,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同时当灵感来临时要善于抓住它;诗是时空运动中的材料,它具有时代性,好的诗无论在什么时间、怀着什么心情都会令人感动。第三,写作来自你爱的瞬间,教授认为恋爱时的面孔、祈祷时的面孔、写作时的面孔充满爱;同时他表示,写作要有心理暗示,它是你个人的主场,是你私人的庆典,但同时创作也不完全是随心所欲,要让自己的创作具有价值,充满想象力、创造力和颠覆力;教授也和大家分享写作心得,他认为,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进行深度阅读,并深度模仿,延伸其思维,直到去掉其痕迹,使之成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第四,老师认为,把三十六计用在写作上带来不同的惊喜和体会,如“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顺手牵羊”等。

黄礼孩老师4

分享完自己的一些见解,黄礼孩教授带领大家一起鉴赏诗歌。通过简单介绍外国各著名的获奖诗人,引导大家读诗并谈谈自己的感想,循序渐进,大家在教授的带领下体会诗歌的魅力。期间,黄教授也分享了他与诗人们的机缘,以及自己回复他们所作的诗歌。在场的老师、同学踊跃参与,他们独到的见解令人惊艳。在赏析诗的同时,黄教授提到:写作需要“一股气”,需要作者对生活、对世界有足够的热爱;好的诗歌披着语言的彩衣,为读者提供一个陌生的世界,可以回应过去也可以面向未来;认为阅读什么样的书很重要,并呼吁大家在大学时光尽量多阅读经典名著,拓宽自己的见识面。

朗读诗歌同学3

 

朗读诗歌同学1

接着,进入观众提问环节。同学们大胆举手,积极把握与教授交流的机会,黄教授耐心解答他们的疑惑。其中,有同学提出“教授是怎样在诗歌处理死亡问题?”黄老师谈到,东西方对待死亡问题态度不同,但每一个写作者都离不开死亡问题,它是一个充满神秘主义的东西。还有同学提出“教授之后的写作风格是否会有剧烈的变化?教授是怎样看待诗人前后期风格的剧烈变化问题?”黄教授认为,对于他自身来说,他希望自己的风格有变化,希望自己能更新自身的语言,并有相应的新的技巧来承载它,传达有价值性的东西。

提问同学1

 

提问同学2

 

林宋瑜老师1

随后,林宋瑜老师进行总结发言。她认为礼孩教授不仅仅是个著名诗人,他的意义超越了诗人这个身份本身,他为诗歌而活着,为中国的诗歌、诗人做了很多贡献。她表示自己陶醉在黄老师的讲座中,并受到了很多启发,如对诗歌的解读的启发、对写作、阅读和阅读的启发;她很庆幸自己至今仍保持对诗歌的阅读和感受以及对文学的热爱,并呼吁同学们要热爱文学。同时她谈到,作为一位专业的读者,她对提问的同学所提的问题的水平感到很惊喜,同学们朗读诗歌的节奏、所分享的感受都很不错。最后她希望礼孩教授在今后能跟华商的老师、学生有更多的互动。

紧接着,蒋家国教授宣布文学院聘任决定聘书,聘请黄礼孩教授为创意写作教学与研究中心的客座研究员。

李保民教授也发表他的感触。他表示非常欢迎礼孩教授的加入,也非常感谢礼孩教授下午的演讲,希望以后多多支持创意写作教学与研究中心。他感慨到自己曾经也是文艺青年,但后来与诗渐行渐远,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读诗。

授书环节1

 

签名环节2

最后,黄礼孩教授赠送参与互动的同学们诗集,并为他们签名。

嘉宾合照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相信黄礼孩教授的演讲令大家受益匪浅,让我们用心去感知世界、感受生活,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的独特感想;保持对文学的热爱,为自己的生活增添光彩。

 

(图文来源/文学院学生会记者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增城荔湖街华商路一号

邮箱:tw@gdhsc.edu.cn   官网:tw.gdhsc.edu.cn

版权所有  共青团广州华商学院委员会